近日,我院徐惊雷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主办,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该奖项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名单共285个名额,包括7个奖牌、26个奖章和252个奖状。
从教近20年,徐惊雷老师以敢为人先的信念投身于国家急需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排气系统研究,将冷门研究领域推向前沿热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徐惊雷老师的“创新争先”事迹吧!
在学院十号楼五楼,每晚十一点总有一声关门声如约而至,伴着楼道上微弱的光亮下楼,随后骑着电动车离开,次日七点一刻已经来到办公室。这已经成为了徐惊雷的常态,即便是周末也是如此。
铁下心来,“冷板凳”坐着坐着就热了
1999年底博士毕业后,徐惊雷来到南航,从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本科到博士都攻读流体机械专业的徐惊雷,一直研究的是不可压缩流动;在工作后,跨入可压缩流体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彼时,国内关于航空发动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进气道、叶轮机械、燃烧室方向,很少有人选择排气系统的研究,冷门的研究方向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当时,关于这个研究方向的需求量少,缺少经费支撑,为了能够完成研究工作,徐惊雷在经费上精打细算、实验上亲力亲为。为了节省开销,徐惊雷经常骑着自行车去太平南路,亲自挑选实验用的螺母、阀门。长途出差,他连火车硬卧都舍不得买,20多小时的车程硬是坐下来的。这一“坐”,就是8年。
除了要投入大量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在面临研究前景的未知时,心中的焦虑也在不断发酵,“能坚持吗?又能坚持多久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
在这样的焦虑、动摇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徐惊雷心中自我开解,“我看准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排气系统的研究方向,只要能坚持下去,终究会有用武之地!”无论哪一门学问,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徐惊雷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排气系统领域的“念念不忘”,在近十年后有了“回响”。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排气系统面临的特殊难题逐渐显现。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徐惊雷团队,终于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只要看准一个研究方向,就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以坐冷板凳的精神坚持下去,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做到这个方向领先的时候,机会终究会垂青你。”徐惊雷说,自己常用这段经历,与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分享,鼓励他们做科研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
沉下心来,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名教师,徐惊雷坚信,只有从学生中来,才能明白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才能促进教学经验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从教20多年,他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课,长期奋战在教书育人、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的第一线。
“课堂是老师最重要的阵地,讲好课是老师的基本功。”对于课堂教学,徐惊雷始终葆有“赤子之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即便已经上过近20年了,每次上课前他还是会用大量时间备课,将知识点融汇在教学大纲里,确保自己能把教材内容讲透、讲深。
教学中,他不断追求创新,2005年,徐惊雷和张堃元教授率先发起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创新设计实验竞赛”,旨在加强学生对《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他提议对这门课的考核方法进行改良,将原有的考核制度改变为“卷面分+平时分+实践分”。
稳下心来,鼓励学生胆大尝试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徐惊雷对研究生的严格要求出了名。“向徐老师汇报科研进展总是很紧张。”他的研究生说道,“哪怕是一丁点逻辑不严谨或者工作不到位,都会被徐老师迅速察觉,几个问题下来就会被问得面红耳赤。”
“尊重学生的灵光一现,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在引领团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徐惊雷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便大部分时候,学生的创新想法都略显稚嫩,但是徐惊雷都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试错的空间,有时候,学生也会给他意外的惊喜。
在指导研究生做喷管实验时,徐惊雷发现风洞启动后的喷管流场在十几毫秒内出现剧烈变化。即使这一现象对最终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徐惊雷还是立即带领学生展开仔细研究。这一“模态转化”现象更是成为其中一位博士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也支撑他后来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精深,徐惊雷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航行器模型丝滑入水,随着操纵在水下稳定推进、转向”,这支由四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取得了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徐惊雷对他们的悉心指导。
超过500天、2000小时的备赛时间,100余次的PPT、讲稿修改,120余场集训答辩。身为几十位硕士、博士的指导老师,徐惊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指导团队搞比赛,他坚定的陪伴与指导给予了团队学生莫大的信心。“每次专家打磨答辩,徐老师都从明故宫校区赶到将军路校区,从来没有缺席。”
20多年来,徐惊雷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至今,徐惊雷教授已培养毕业60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8名博士,指导学生获20多个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他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驭风”发动机排气系统研究团队,荣获2017年度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全国50个,江苏省仅2个)。
从发动机的门外汉一步步地走到今天,徐惊雷回想起来只用“幸运”二字来形容。“老先生们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不仅把我引进了发动机的领域,也让我有机会能够参与到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国防领域。能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幸运和无上的光荣。”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