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盛汉霖,男,1986年10月生,控制工程系副主任,副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中心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小型绿色动力装置工程实验室副秘书长,能源与动力学院青联副会长。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智能控制、新概念飞行器/推进系统智能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航空动力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装备预研中国航发联合基金、十三五海装预研重点项目、国防173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一项;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在航空航天领域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获2019年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第八代任务全球总冠军、包揽2020年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竞技赛冠亚军、被授予202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通令嘉奖。入选2019年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201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度人物”、202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之星”、2021年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他,是创新科研的热血青年,
是创新课堂的辛勤园丁,
是创新实验的开拓先锋,
是创新竞赛的指路明灯,
他,就是富有激情热爱创新的盛汉霖老师!
突破桎梏,创新科研成就非凡梦想
科研道路上,盛汉霖老师一直专注于航空发动机智能控制和新概念飞行器/推进系统智能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希望他的创新思想和激情能够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在航空发动机模型基控制领域,机载自适应模型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当前主要存在实时性不足、估计误差大、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导致无法实现工程应用。对此,盛汉霖团队抛弃了一些传统方法,变换思路,他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性思考,最终提出了一种考虑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航空发动机智能模型基控制方法体系。在此体系下,盛汉霖团队研究并攻克了高精度机载自适应混合模型、宽范围高置信度喘振裕度估计、高成功率喘振检测/快速失稳先兆预警以及高安全性模型基主动喘振裕度控制等关键技术,为今后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可靠性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航空发动机控制智能化的工程应用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成果应用方面,盛汉霖团队研制了分布式多余度智能微型涡喷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实现了多型小型涡喷发动机的精准稳定控制,最终成功应用到某巡航导弹、某高速无人靶机及某型平流层飞艇等型号研制中。
在新概念无人飞行器飞推综合及智能控制方向,针对不同构型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盛汉霖则提出了多种飞/推综合控制方法。他为某民营企业设计的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飞行/推进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安防、电力乃至部队等行业,同时为各行业的空中作业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研发的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器,装备于中高速固定翼无人靶机,为我国多型空空导弹的靶试、定型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盛汉霖还突破了多机全自动智能协同交互任务部署及路径规划等多项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多无人机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完成了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某型号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
循循善诱,创新课堂启发学生思维
盛汉霖老师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的授课教师,致力于打造创新课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他采用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形式创新。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上,他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STM32开发板及电机、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在理论教学后引导学生在STM32CubeIDE环境下进行相应的编程实验,并带领学生自制两轮平衡小车。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们对知识的认知提升到对技术的应用层面,令学生感受到了计算机控制的魅力,盛老师的学生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盛老师讲授课程从不照本宣科,联系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及启发性。实践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问题,每当遇到问题,盛老师都会和我们积极讨论,引导我们自主解决问题,通常大家的研讨会使问题得到多样性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盛汉霖认为:“学习,本就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没有哪个学生会被无聊的事所吸引。打破沉寂的课堂,打破墨守成规的固定思维模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要吸引学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就会主动跟着老师走。”盛汉霖的课堂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教学流程的逆序创新。在课前,在学习群中发布与课程相关的各类学习资料等,让学生们自主提前预习、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盛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探讨答疑的同时,采用雨课堂的平台,辅以课堂习题抢答、主观题投屏回答和思考题开启弹幕等方式,翻转课堂,充分利用学生作答情况和平台统计数据,精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科学调整教学进度和课程难度,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课后,他会根据课堂反映出的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突破教材局限,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盛汉霖提到:“培养创新思维,就要从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体现、去发掘、去引导,有了创新精神,学生们才能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盛汉霖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保证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创新,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思考提问和积极参与实践,在更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敏捷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勇于开拓,创新实验培育卓越人才
一次生动的科学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次成功的实验更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盛汉霖老师为创新实验勇作开拓先锋,他始终秉持着创新实验的理念,将创新带入科学实验中去,将创新带入实验教学中去,将创新实验作为他科学研究的立身之本。
作为本科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课,盛汉霖的《电动旋翼飞行控制演示实验探究课》每年都是学生选课的首选,他将实验课带出课堂,通过实物向同学们讲解飞行原理,再手把手教学生飞行器的操纵,让学生去做飞行实验,即使不是飞行器专业的学生也能完全听懂,感受到飞行的魅力。
航空发动机整机综合创新实践平台,是用于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本专业创新概念的通用整机创新实验平台,有助于推动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实现实验育人。盛汉霖与课题组其他几名老师共同研制的“微型涡轮发动机台架试车教学实验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使用,不断改进完善,从最初的悬挂式发展到导轨式,进而发展到动静架式测力方式,具有功能完备、性能先进等特点。这套实验系统被盛汉霖老师应用到硕士生实验课程《微型涡喷发动机测试实验》中,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发动机完整的台架试车过程,教学效果远优于仿真实验课,受到广泛好评。2018年10月21日,这套实验系统获得在成都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学院首次摘得此项国家级大赛的奖牌。
榜样标杆,创新竞赛挖掘科研尖兵
科创竞赛作为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盛汉霖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了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多项科研竞赛活动,多次获得最高等级奖项,更是在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第八代任务中获得了全球总冠军,使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7所国际知名高校共同载入该赛事的光荣史册。包揽了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旋翼类竞技赛冠亚军,为我校10年来首次获得旋翼类竞技赛冠军。
在学科交叉程度和综合性日益提高的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中,盛汉霖坚持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攻关。筹备阶段,他从各个学院招募队员,根据比赛内容和个人专业合理分组,使得每个队员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备战期间,他协助学生制定比赛研发工作的计划,设定关键节点,推动研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他始终与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中进行讨论,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时刻与学生一起编写代码解决难题,共同攻克难关。为了兼顾家庭与工作,他还经常带着孩子来到训练场上与队员并肩作战。
比赛期间,他坚持与学生奋斗在比赛现场的第一线,把自己当作一名队员,积极参与到设备调试工作中,最终顶住来自其他高水平参赛队伍的压力一举夺魁,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上历年来的最好成绩。他的学生说:“之前参加的比赛跟指导老师的联系都很少,往往因为没有方向和头绪而难以获得好的成绩,而在这次比赛中,盛老师从比赛初期的会议一直到最后的比赛现场,都坚持和我们一起努力,非常的鼓舞人心,他把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都团结在一起,使我们能够为比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最终才能获得这项赛事的冠军。”
盛汉霖则对学生们说:“科创比赛夺冠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是打开我们内心创新精神的一把钥匙,是我们科研道路上的一个起点,将激励我们勇于拼搏、敢于创新。我希望未来能够在我们的国之重器上看到大家的创新精神,看到大家所贡献的南航智慧。”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