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谢文忠,男,1981年生,内流与叶轮机械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各种速域进气道的复杂内流机理、气动设计方法、性能快速预测方法与流动控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多项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课题,参与国防863和国防基础科研等项目。提出了基于内/外流一体化的进气道气动设计与流动控制方法,并得到了工程实际应用,为我国多种高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进气道方案和重要技术支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并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度“青年学者”创新奖和2021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镂心鉥肝,钻坚研微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1999年,谢文忠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此与南航结下不解之缘。谢文忠在本科阶段就跟随后来的研究生导师郭荣伟教授在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领域的前沿做一些科研实验,随后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南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激励着他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不断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志在航空报国、动力强军的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决定继续在母校从事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科研工作。
科研人犹如航行于茫茫大海的开拓者,望向那未知的海域,浓雾波谲云诡,狂风惊涛骇浪。在谢文忠看来:“做科研,只有沉下心、钻进去,才能抓住根源,把握本质。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探寻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根源。”
秉持工程应用和基础研究并重的学术理念,通过多年努力,谢文忠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他探明蛇形进气道内通道二次流的涡动力学形成、二次流与边界层堆积以及气流分离之间的关联机制,揭示了基于涡控方法的边界层分离抑制机理,提出了大弯曲扩压器涡控设计方法。他还揭示了隐身进气道地面工作状态下口面旋涡与内通道旋涡流动之间的耦合机理,提出了隐身进气道口面与内通道旋涡一体化控制方法。
矢志不移才能劈波斩浪,坚持不懈方能求得真知。谢文忠说:“做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想在某一个小方向做的比别人更加出色,肯定要投入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方向应该是长久的、延续性的,值得花费十年,哪怕是二十年去做。”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教学上,谢文忠承担本科生《工程流体力学》和研究生《粘性流体力学》两门专业主干必修课程。这两门课程以《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等前修课程为基础,尤其是含有大量的微分方程以及数学推导,同时具备严谨逻辑性和工程应用性的双重特性。谢文忠提到:“因为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与排斥心理,对物理概念内涵及其应用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甚至依靠死记硬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谢文忠不断进行自我提升,首先自己将课本知识反复研读,将概念原理吃深吃透。他认为,只有自己先弄懂弄透概念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将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方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
谢文忠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校级拓展课程平台建设为契机,他通过组织探究式流体力学课堂实验与讨论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物理现象,从而促使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谢文忠看来,学习更多是一个自我驱动的过程,面对学习上的困难,谢老师常常会鼓励学生迎难而上:“孩子们应当有担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勇气,遇到难题,要有信心将其攻克。”最终,谢文忠的教学评估结果均达优良,顺利通过了校级拓展课程平台建设工作的验收,获得了学院教学评估小组的一致好评。
言传身教,良师益友
在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方面,谢文忠总能以身作则,浸润于平日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的言传身教总是能让课题组的同学们感到榜样的力量。他经常教导学生:“平日里应当多阅读文献,只有将阅读当成习惯,在阅读中勤思考,才会在思考中有收获。”在生活方面,谢文忠也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倡导学生一起锻炼身体,在学生生病时嘘寒问暖。当学生遇到科研上的问题时,他也总是先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再在讨论中帮助学生自己探明方向。
不论是生活还是科研上的困难,谢文忠都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同时鼓励他们做更多的尝试。谢老师时常告诉学生:“老师跟学生之间有什么都可以交流,不要遇到事情都憋在心里,在沟通中不断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相处。”谢文忠提到,曾经有两位研究生在做偏基础方向的研究课题时遇到困难,一度想要放弃。他经过了解和分析认为他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问题,所以他多次与两位同学沟通谈心,鼓励他们坚持,并对他们的研究给予了更加悉心地指导。最终,两位研究生在他们各自的科研方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谢文忠团队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长为高校、研究院所、工业企业的栋梁之才。谢文忠说:“当我的学生们取得进步或者成功的时候,我很开心,也十分欣慰。”他希望他的学生们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学生们也如同老师所期待的那样,矢志投身于共和国航空航天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