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宋迎东,1969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3月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1997年4月留校从事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目前,兼任国家“两机专项”基础研究结构强度与可靠性专业组副组长,军委科技委××动力专家组副组长,××动力技术国防科技专业组专家,国防科学技术奖航空专业组评审委员会成员,工信部民机科研专项航空发动机专业组专家,空军航空装备可靠性工作决策支持系统发动机专业组专家;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小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失效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航空安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机专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防973、总装预研、空装预研、陆航预研、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等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60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50多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科技先进个人、美国UTC—容闳科技教育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忆苦思进——新时代须更上一层楼
宋迎东攻读博士学位时,所研究的是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结构的强度,国内仅一家企业生产,其原材料十分紧缺,当时学校也没有开展该研究的试验设备。为此,他多次赴该企业,不厌其烦地汇报、苦苦恳求,相关负责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提供了紧缺的材料试样和试验设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学位论文所必需的试验研究工作。
这段经历造就了宋迎东不惧艰苦,敢于攻关的科研精神。在给自己的学生讲起这段经历时,他时常说:“在我们那个年代,科研条件有限,但我们不怕苦,现在你们这一代科研条件好了,更要把握机会。”在他的影响下,宋迎东团队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航空发动机高温结构失效机理与力学行为、航空发动机载荷谱与寿命评定、服役条件下叶片耐久性评定等领域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和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身作则——打造有凝聚力的高效团队
在宋迎东的率领下,课题组呈现出一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组内制度优良,奖惩分明,管理有章。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提出各种问题,老师们则知无不言,将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宋迎东也极其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他时常说:“面对现代科技和工程的发展趋势,团队攻关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作为课题组的一员,外出开会、交流,都是代表整个课题组的形象,其言行甚至影响着学院和学校,因此要从大局出发,有利于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他的团队才能越战越勇,成为航空发动机科研界的一支“劲旅”。
团队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在航空发动机载荷谱和寿命试车技术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多种型号的航空发动机,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前正承担该领域民机专项重大项目。在航空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研究方面,历经十余年,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团队获得了该领域大部分的国家计划类基础研究项目支持,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机专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以及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等。
桃李春风——学习上的导师,思想上的明灯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宋迎东非常注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即便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和科研任务,他也会定期组织研究生学术研讨,听取研究进展,交流学习体会;出差途中,也经常通过微信、邮件等跟学生交流科研工作,审阅同学们的报告、论文和专利。他一直教导学生:“做科研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合适的研究目标,精细规划好研究途径和计划,然后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科研上没有捷径”。他经常和博士生一起分析问题,提出新的想法,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灵活的思维模式,使他能够帮助学生们少走弯路。他常鼓励学生们:“去试试,去研究一下。”在生活中,宋迎东也经常抽出时间和学生促膝长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宋迎东以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在宋迎东的悉心教导下,近年来,他的研究生获得了“航空强国中国心”研究生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CASC奖学金一等奖、第七届长三角地区暨全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之星”三等奖等奖项。4人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4人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获航空611奖学金,5人获“科研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