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重点学科所属专业,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理科考生,设立有普通班和卓越班,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设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专业学位)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及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掌握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和持续学习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尤其是车辆工程领域从事传统车辆、新能源车辆与智能车辆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研究应用与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预期在毕业5年左右,能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知识,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并能运用于分析和解决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借助现代工具,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完成车辆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及新产品研发,并能够运用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对涉及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因素进行初步的分析。
(3)具有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有效地沟通、表达,并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服务社会。
(4)具有相关领域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和环境,通过多种渠道自主学习、不断充实,适应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
二、专业内容
以现代汽车底盘、车身、动力装置及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试验、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力学、热流体、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基础知识,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汽车总体性能分析、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
·汽车整车及部件的性能、动力学特性的试验测试及计算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分析;
·其它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与装置的设计、制造与开发。
三、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理工基础化学、计算思维、程序设计、工程经济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学、热工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汽车理论、汽车底盘构造、汽车动力系统构造、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电动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能够获得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车辆工程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识别、表达、分析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车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机械工程相关基础知识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车辆系统、单元(部件)、总成和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车辆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车辆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车辆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 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说明书、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五、毕业生适应工作范围
本专业学生适合在大型整车/零部件企业、汽车研究院、各类高新技术科研院所等从事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设计、项目研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5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含升学)近99%,近年来主要就业单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和民企;奥迪汽车公司、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上汽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外资/合资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兴造车企业。
( 2024年3月更新)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