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属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理科考生,设立有普通班和卓越班,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满足从学士到博士的升学需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能源与动力领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体应达到如下目标:
(1)能够解决能源与动力专业领域的产品和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试验检测、前沿技术、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成为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2)积极了解学科前沿进展,参与全球范围内各种专业团体、学术团体和社会团体的活动;
(3)能在多学科的工作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努力成为其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二、专业内容
本专业设有热能动力装置和能源综合利用两个方向,热能动力装置方向着重于地面和舰船大型燃气轮机和飞行器航空燃气轮机方面;能源综合利用方向侧重于太阳能等新能源及其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节能减排等。学生需要掌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控制和信息化等基础理论及燃气轮机原理和构造、能源综合利用等专业知识。
三、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原理、热工测量原理与方法、热交换器原理和设计、燃气轮机原理与构造、热能综合利用、燃气轮机控制原理及应用、叶轮机原理与设计、动力装置污染及噪声、计算传热学、太阳能工程原理及应用、光伏原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燃料电池原理与应用、节能技术、供热工程等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课程。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力求成为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
(1)工程知识:掌握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能源动力类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检索与分析,识别、表达、研究、分析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能源系统、动力装置单元(部件),开发其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系统仿真、设计实验、分析与处理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预测、模拟与测试,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能源动力领域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发展的能力。
五、毕业生适应工作范围
本专业是我国燃气轮机、新能源技术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善于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善于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含升学)100%,就业面广、层次高,可就业范围包括航空、航天、民航、能源、电力、环境等行业,可以从事管理、研发、制造等多方面工作。近几年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民航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民航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等。
(2024年3月更新)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