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重心,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教学改革则是实现之一目标的路径选择。在能源与动力学院就有这样一位痴心教改,“爱钻、会钻、能钻”的“螺丝钉”——孙志刚老师。
孙志刚向记者走来的时候穿了一件暗灰色的宽松夹克,微微发福的身材和憨憨的笑容很是搭配。他忙着给我们拿凳子,随后迅速地确定了采访的顺序和位置,落座的时候,眼神恰好能与之直视,这能让他快速融入陌生的环境,给他带来安全感,可以看出,孙志刚办公室每天来往的“贵宾”不在少数。
孙志刚是宋迎东院长的大弟子,继承了前辈们关于发动机构造这门课的教学思想。但最初接手时完全没有头绪,也没有半点信心。如何担起课改大梁?如何一改往日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攻破学生应试教育的思想?如何调动课堂氛围?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随之而来。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上好MOOC。从原来2个小时按部就班的讲课程序变成15分钟左右的单一知识点专题精讲,配套学生自由讨论,这对任何一位第一次接触MOOC的老师来说都是巨大挑战。
如何着手教改呢?首先授课内容要通俗易懂,即把最难的东西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这是孙志刚最初的想法。作为能源与动力学院特色专业课,“发动机构造”无疑是枯燥的,“就连我自己刚刚看书的时候,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孙志刚亲身感受了这门课的生硬与晦涩难懂,更别提如何让授课内容变得有趣味了。可是课改就必须要顶着压力,一切从头开始。为了让知识点深入浅出,孙志刚通过带着小学生参观航空馆这一契机进行语言上的整合凝炼。面对三年级左右的孩子,要讲出本科三年级才会接触的东西着实让人内心“崩溃”。上网查资料,做简易视频,绞尽脑汁想例子,以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为讲解对象进行试验……“为什么风筝能飞起来,因为放风筝的人用手在拉线呀!飞机也是一样的道理,用手可以把它拉上天,可是飞机太重了,手的力量不够,所以需要一种力量更大的东西来拉,那就是发动机,也就是说,发动机就是我们拉风筝的那只手。”慢慢地,孙志刚摸索到了一些方法,有了自己的心得,对课程讲解也变得胸有成竹。而接下来面对的难题则更加令人头痛:如何使知识点更加具有针对性,最终通过对课程全面梳理,并与宋老师多次讨论后确定将该门课程分解为100多个知识点,并使每个知识点相对独立且每个知识点的视频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了提高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他天天加班研究发动机构造。“人家都说我们大学老师上班轻松,每天下午三点钟还可以去接孩子放学,那是我们没有课,没有人拦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大晚上的超过一半的办公室都亮着灯呢?”说归说,孙志刚却总把踏实做事挂在嘴边。
如何在短时间内把一个完整的知识点通过精练的语言讲授出来,这便是最后的难关。作为一个网上教学的门外汉,孙志刚面对MOOC教学并没有望而却步,相反,在教务处、电教中心和学院领导及老师的帮助下,为了使视频达到最佳效果就一遍遍地录,为了使课程达到理想效果就一遍遍地改,为了保证MOOC视频按时发出就熬夜加班剪辑。“本来我们以为一天可以录好的课结果录了4天,因为录了连自己都不满意嘛!”孙志刚老师谈起这些时,渐渐显露出“大男孩”的本性,“我们年轻人就是爱冲动,会常常为课程上的不同观点而争论,但事后就会反思嘛,面对压力大家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是一直都在为教改事业奋斗着,目标不曾改变!”已经处于教授评定阶段的孙志刚,张口闭口称自己是“年轻教师”,他认为会学习的人永远年轻。
教改是摸着石头过河。河水多深并无定数,险滩会有,滔天波浪也会有,可是孙志刚有一颗不畏惧的心,这便足够阻挡风雨;是否成功并无定数,反对会有,失败因素也会有,正是这股坚定试验的勇气赢得了很多师生的交口称赞。
判断力比技巧更重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孙志刚很是赞同爱因斯坦的观点。
美国佐治亚大学一年的访问学者经历使孙志刚了解到美国教学模式中值得借鉴的精华,同时深谙中国的教学现状。他不愿意再当一个只会填鸭式教学的老师,他希望变革,变革老师的观念,同时变革学生的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一直坚持要培养学生的重点。
“或许绩点对学生很重要,但老师并不会太看重这一点。对于那些上课热衷于探讨的学生,我总是在我的权限之内给他最高分。他讨论了,说明他在思考,思考是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很好的方法。”孙志刚说,无论是发动机构造、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其它专业,还是其它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不少人毕业后就不再和它直接打交道了,但是学习的意义就是要从中学到具有普遍性的技能,通俗地讲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你今后工作的主体,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工作并不一定会和专业匹配,可这并不代表专业知识不重要,今后的你可能会深入其它领域工作,但从学习专业知识而来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对供你受用一生。 ”孙老师如是说。
“大学学会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的是更具创新的思维方式,世界上总是会需要仰望星空不断改革的人,总是会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实践试错的人。这并不是只有哲学家才能玩转的命题,我们都需要有这样的心智。或许无法看得见未来会怎样,可是规划蓝图便是动力。”
大部分学发动机专业的学生都觉得发动机很难,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来说,发动机离他们就更加遥远了。而孙志刚的愿望,就是要让更多公众去接触、了解发动机,让它不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境遇,他要揭开发动机的神秘面纱,让发动机成为大众的“玩具”。
为了把发动机“带入寻常百姓家”,孙志刚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一开始有位材料学院的老师来我办公室聊天,那时候我对材料不明所以,可聊着聊着就发现材料里面也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孙志刚已经“患上了”一种和别人讨论的“怪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办公室里往往一聊就是一下午,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一起聊天,会从不同的专业方向上给孙志刚提供科研和教学上新的想法。甚至很多本科生的“刁难”,总是可以给孙志刚提供新的思考。“有个本科生一直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发动机,搞个蓄电池怎么就不可以?其实我教书那么多年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之后我才开始研究发动机的重要性,这其实就是学生给我的启迪。”孙志刚颇为自豪地讲述着他和聊天伙伴们的故事。“有时候聊到一个话题聊不下去了,那个和我聊天的老师总会把他们珍藏的那方面的书籍送给我,大家就会互相学习,提高这方面的知识。”
从把发动机构造讲给本科生听,到给小学生讲解航空馆,再到MOOC的专业课程可以让非发动机专业的教务处老师基本听懂,孙志刚正在把复杂的发动机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打算再开一门发动机的公共选修课,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发动机。”除此之外,孙志刚还想和同事们合作,在合适的时机,借助教改的契机,为航空航天馆录制针对不同参观人群的航空发动机视频讲解。“现在多媒体技术成熟了,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录制视频讲解是最好的方法。”在参观过美国所有航空馆的基础上,孙志刚想在合适的条件下把航空馆中发动机部分打造成一个具现代化及教育意义的开放性教育基地,“美国的航空馆中发动机部分的实物资料还没有我们的多,但他们可以设计的很好,能吸引并刺激参观者的兴奋点。而要做到美国那样,以南航现有的实物条件,加以适当的设计,我们也可以做到。”从教学到科研再到教学,孙志刚把“发动机”这个职业做成了事业。
关注微信公众号